免費留英!他們申請BCU這個專業,獲得了國家高水平全額獎學金!
“留學一年到底要花多少錢?”
這個是很多同學和家長關心的問題
隨著經濟條件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走向世界各地學習行業最尖端的知識。但一年幾十萬的費用畢竟不是一件小數字,有沒有什么途徑,可以減輕留學生在學費上的壓力?
其實,國家對于優秀的留學生
是有提供CSC獎學金支持的
什么是CSC獎學金?
國家留學基金委(CSC)獎學金,又稱國家高水平獎學金,是國家振興人才戰略的專項獎學金。
申請國家公派留學生成功,在出國留學期間會收到留學基金委員會提供的獎學金支持。
CSC獎學金的資助內容?
獎學金資助內容包括學費、往返國際旅費和生活費(包括伙食費、住宿費、注冊費、交通費、電話費、書籍資料費、醫療保險費、交際費、一次性安置費、簽證延長費、零用費和學術活動補助費等)等。
誰可以申請CSC獎學金?
申請人可以是訪問學者、博士后、赴國外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博士生、赴國外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和聯合培養碩士生,以及本科生。
2019年計劃選派各類國家公派留學人員30000名。其中藝術類計劃選派碩、博、訪問學者共200人。
而在2019年被選中的200位公派藝術留學人員中,就有2位是申請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藝術學院的中國學生。(超高概率!)
他們即將在9月前往BCU就讀Contemporary Arts China 當代藝術中國碩士專業課程。兩人分別獲得全額獎學金,包括了所有學費、往返國際旅費和生活費,約等于25萬人民幣每人。
今天,我們邀請了這兩位同學,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申請過程中的寶貴經驗。
馬同學
廣州美術學院
油畫系 研一
幾日前,我收到留基委發來獲得國家公派出國資金的賀信,這里將一些簡單的申請經驗分享給大家。
我是在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讀研一,去年12月了解到學校與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的項目。
馬同學作品《和氣球玩游戲》
因為從小就在廣州,長期固定的生活促使我想從另一種文化和場合中認識自己。廣美的羅奇老師和翁奮老師在留學上給了我很多建議,明確了出國目標后我就開始進入申請準備。
我申請的是BCU當代藝術中國碩士課程,這個專業包括理論與實踐,要求學生確立自己的研究方向后,在對應的美術館或畫廊有實習經歷。課程與多家前沿藝術機構有合作項目,畢業后有很大的對接機會,作為中國的學生這也是優勢所在。
當代藝術中國碩士課程合作美術館 IKON Gallery
面試準備時間很有限,主要是梳理作品集和個人陳述。到了1月面試那天,我還有點小緊張。在簡短的自我介紹后,面試官姜節泓老師開始耐心地傾聽我逐個介紹作品,同時對作品的思想層面提出打破經驗的思考,對于我的作品媒介和方案結合我的個人特質也給出了許多建議。
同時,姜老師還提問了我感興趣的藝術家,包括他們做過的研究以及如何突破,并給了一些關于留學切實的建議——制定未來就讀的一年的細致規劃等等。
在一番頭腦風暴后,我當場獲知了成功通過面試的結果!
三月,我開始著手準備申請留基委需要的相關材料。例如學習計劃,這個主要是確立自己的研究方向后,通過查找相關的書目,查閱本專業的課程計劃再結合創作所需要的時間去反復修改出的計劃。英語成績通過后,我拿到了無條件Offer,趕上了留基委的申請。
馬同學獲得的留基委賀信
非常感謝廣州美術學院的導師羅奇和BCU的導師Nuria Querol為我簽字確認,BCU的鄧老師和各位辦公人員極高效的加持,廣州美術學院研究生處呂老師和林老師還有學院尹老師等在申請過程給予的各種幫助。
這略帶匆忙過程希望能給同學們提供參考。
伍同學
廣州美術學院
油畫系 畢業
今年初,我申請了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的當代藝術中國碩士專業課程。
選擇這個專業是因為,無論是對藝術實踐或理論研究,它將為我帶來一個難得的他者的視角與機會,重新審視及梳理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尋求未來發展的新路線,相對國內相關專業較有優勢。同時這個專業含有實習部分,與國內多家藝術機構有合作關系,學成歸國后可以更好地與國內對接。
當代藝術中國碩士課程合作美術館 OCAT
面試時當然很緊張。面試官姜老師比較嚴肅,我向他一個個介紹自己的作品,他也針對我的說法連續追問。整個面試共持續40多分鐘,一直到最后姜老師告知我獲得無條件入學資格后,我心里才偷偷松了一口氣。
伍同學作品《混沌》
2017年,混合媒介,有機玻璃上噴漆及油性筆
獲得無條件入學資格后,我開始申請國家留學基金委的藝術人才培養項目。申請需要在網上輸入相關資料,并將所以資料整理成紙質文檔、作品集整理成光盤送到受理單位,整個申請在一個月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申請過程中亦多虧姜老師百忙之中專門為我寫推薦信、導師Nuria Querol和廣州美術學院羅奇教授為我簽字。老師們認真對待學生事物的態度令人動容,于此再次表示感謝。
伍同學作品《旅程》
2017年,電影(彩色,有聲),23分26秒
更多關于“當代藝術中國”課程
LuxuryLogico, Solar, Asia Triennial Manchester, 2014
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中國視覺藝術中心(CCVA)開設的一年制國際碩士 “當代藝術中國” (MA Contemporary Arts China),課程以其特有的教學理念和實踐對當代藝術、策展、設計及視覺文化進行跨學科研究、實踐或創作。
課程兼具如下六個方面的特點:
獨立課題:設立為期一年的個人研究項目
創意思維:培養創造性思考并挖掘原創潛力
跨學科教學:超越個體學科并鼓勵跨領域研究
跨文化研究:立足本土并展望當下全球多元變遷
學術指導:院校師資和業內專家指導
專業實踐:參與國際一線美術館、藝術與設計機構的實際項目
通過一年制的碩士課程,學生可以:
接受最前沿的理論學習和以實踐為引領的學術觀點,建立對于中國當代藝術與設計的批評性思考,發展跨學科的個人的實踐和研究能力;
獲得在多元文化、國際化的工作環境中的專業經驗,參與與藝術家、設計師和策展人一起工作的實際項目;工作地點將涵蓋并不限于英國、歐洲和中國等國家地區;
受到業內專家、精英的指導和教學;
為之后進一步修讀博士課程或進入國際化的工作環境做充分準備。
學習過程將包括:
核心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在全球語境中的中國當代藝術、設計、策展與視覺文化理論
選修課程:拓寬學生在相關領域內的知識面以及加深對于多元文化環境的理解
講座、研討、工作坊: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并拓展個人專業能力
個別指導:在學習期間將會由指定的專業導師提供學術指導,幫助學生完成獨立課題
業內實踐:學生可以申請參加最后一個學期(第三學期)由合作機構提供的業內實踐,或者參與中國視覺藝術中心(CCVA)的實際項目,從一個月到三個月不等,從而獲得相關經驗并完成個人研究計劃。
原弓, "動蕩", 曼徹斯特亞洲三年展, 2014
課程現有分別來自英國、歐洲和中國的合作機構:
英國
Tate Liverpool 泰特美術館
Ikon Gallery 艾康美術館
Centre for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華人當代藝術中心
New Art Exchange 新藝術交流中心
Primary 藝術家駐留中心
歐洲
Swarovski 施華洛世奇(奧地利)
中國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北京)
OCAT 當代藝術中心(西安)
OCAT當代藝術中心(上海)
廣東美術館(廣州)
AIVA 國際視覺藝術教育(上海)
中國視覺藝術中心
Centre for Chinese Visual Arts
中國視覺藝術中心(CCVA)設立于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藝術、設計與媒體學院。立足于國際視野,CCVA 旨在發掘和建立關于中國當代藝術、設計和視覺文化研究與實踐的新觀點,通過教學、研討、展覽和出版來生產和呈現新的知識貢獻。CCVA 為來自于中國大陸、香港、臺灣以及英國的學者、教育者、藝術家和設計師建立一個跨文化的學術網絡,以利于相互交流、分享與創新。CCVA 鼓勵并發展有關中國視覺藝術的研究合作,攜手重要藝術院校,包括中央美術學院和中國美術學院,為本中心博士生、博士后研究和訪問學者提供學術支持和專家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