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回顧 | 獨立原創是唯一標準,2019/20博士預備課程即將開啟!
上周六,英國藝術博士導師姜節泓教授在AIVA舉行了講座《學藝術讀博究竟有沒有必要?》。
姜教授從提出問題: 你為什么讀PhD 開始,詳述了什么是PhD,藝術博士的意義等話題,與在場&線上觀眾共同探討了藝術博士的價值。
今天,主頁菌將帶大家一起回顧現場精彩內容。
講座現場
主講嘉賓
姜節泓
? 伯明翰城市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研究總監、博士生導師
? 首屆泰國雙年展策展人
? 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UCL)、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香港中文大學等名校博士外考官
? Why do you want a PhD?
你為什么想讀PhD?“在專業領域有更深的研究成果”、“為了獲得更高的文憑以在大學教書”、“為了得到更多行業機會”、“為人類文化做貢獻”......每個人會有自己想要讀博士的理由。
獲得博士學位一般至少需要4-5年,在開始申請博士之前,一定要明確自己讀博的目的,才能堅持長期投入時間和精力。
? What is a PhD?
PhD是在越來越小的專業領域里知道越來越多;對一件不確定的事情越來越確定的過程。
講座現場
? What does a PhD mean?
PhD是知識的生產、創造、演繹,需要通過原創研究產生新知識或新理解,成為某一個領域的專家。并且,要具有在專業領域里判斷同行專業度的能力。
讀博士就像在灌木叢里走黑路,你的博導會攙著你的手帶你過去,給予你方法及經驗。
? What is the role of practice?
藝術設計類博士總體來說比較新興,大部分英國大學目前都開設有實踐類博士。一般博士分為理論類、半理論半實踐類,基于實踐類(practice-based,實踐是重要的研究方法)以及實踐主導類(practice-led,研究實踐本身,實踐不是方法,而是目的)。
講座現場
? How is your PHD?
英國博士論文字數沒有下限,只有上限,一般不能超過8萬字。
對于知識的獨立原創貢獻是博士的重要衡量標準,包含對于研究方法的新理解以及新方法。
答辯時一般在場有兩位考官(校內、校外各一位),一個主席(本大學非本學院),博士導師。校外的考官掌握著一票否決權。考核結果也包含有直接通過、小改、大改、重交、直接不合格等不同等級。
講座現場
現 場 問 答
Q1
現場觀眾:姜教授,您長期在做外考官,像劍橋大學、亞非學院、倫敦大學學院......對于想讀博士的同學來說,你建議應該如何選擇學校或導師?
姜節泓教授:很多學生讀博士不像讀本科讀碩士,不是沖著學校的名氣,而是沖著專家資源。你的導師會帶你聯系起學術網絡,例如美術館或是創意產業。而選擇導師,其實不是你來選擇,而是你的課題選擇。
Q2
現場觀眾:讀完博士的時間長短取決于哪些因素?
姜節泓教授:最重要是學生自己的能力,例如看書寫字的速度。讀博士最難的地方,是做三年的計劃,這個也要看帶你的博士導師的經驗。
Q3
現場觀眾:申請博士之前寫research proposal,大概需要寫多長時間的計劃?
姜節泓教授:一般是3年,計劃節點越多越好,可以更好地評估自己的進度。例如文獻考察如何分段,具體怎么實施等等。
Q4
現場觀眾:申請英國藝術設計領域博士生會不會有獎學金支持?
姜節泓教授:我現在正在帶8個博士,其中5個有全獎。里面三個是英國當地獎學金,兩個是國家留學基金委獎學金,留學基金委一般每年3月底申請,畢業后后需要回國。
講座現場
以上就是來自講座現場的重點分享
如果你目前有了申請PhD的想法
「重點預告」來啦
↓↓↓
AIVA博士預備課程
2019/2020
• 課題基礎準備
• 2天博士預備面授課程(課題計劃,研究方法,案例介紹,小組研討)
• 1至3個月課題發展期
• 博士預備課程個人指導(一對一60分鐘)
• 2至4周課題完善期
• 2至4周課題評估期
• 2份博導專業課題評估
• 獎學金申請指導
• 博士申請(不含簽證申請)
博士預備課程一期安排
/ 2019年12月14日(周六)
10:00~12:00 講座
14:00~17:00 講座
/ 2019年12月15日(周日)
10:00~12:00 講座
14:00~17:00 討論會
/ 2020年1月13日(周一)
9:00~19:00 一對一預約面談
/ 2020年1月14日(周二)
結課晚宴
博士預備課程二期安排
/ 2020年1月11日(周六)
10:00~12:00 講座
14:00~17:00 講座
/ 2020年1月12日(周日)
10:00~12:00 講座
14:00~17:00 討論會
/ 2020年4月21日(周二)
9:00~19:00 一對一預約面談
/ 2020年4月22日(周三)
結課晚宴
課程簡介
基于學生應考國內外博士生學術指導需求,AIVA國際視覺藝術教育開設博士課題營課程。
作為國內最早一批踐行國際項目的藝術教育機構,AIVA常年與諸多海外藝術院校保持教學溝通與學術交流。
本博士課題營課程源于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的各專業博士研究生必修的研究方法論教程,由伯明翰城市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博士研究院全職教授姜節泓親自面授,并邀請來自諾丁漢大學、德蒙福特大學、布萊頓大學等海外名校一線博士生導師提供專業評估和修改建議,旨在為有攻讀藝術與設計類博士意向的學生鋪張一個國際化的交流平臺,提供有益的學術借鑒和獎學金申請指導,并最終建立有效的博士課題計劃。
本課程是專門為中國國內學生設計的1至3個月中期課程,以國際視野著眼于博士研究課題方案的確立、以及研究過程中相應的研究方法。
其中包括理論類博士課題,也包括以藝術(含設計)實踐或為基礎(practice-based)或為引領(practice-led)的博士課題,并特別關注和鼓勵有關中國視覺文化、藝術與設計的博士研究項目。
圍繞高質量博士課題的建設,課程包括如下內容:
• 博士研究:對知識的原創貢獻
(original contribution to knowledge)
• 質量化與數量化研究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 藝術與設計實踐在博士課題中的角色
• 文獻考察(literature review)
• 田野調研(research fieldwork)
• 個案分析(case study)
• 深度訪談(in-depth interview)
• 問卷調查(questionnaire)
• 學術成果出版、展覽、答辯與評估
• 藝術設計研究中的倫理規范(research ethics)
教學將由面授式的講座(lecture)、小組研討(seminar)、一對一個人指導(personal tutorial)以及博士導師團專業評估(peer-review)組合。
除了介紹以上的研究方法之外,也將例舉具有代表性的博士研究課題個案,分析其研究途徑和方法,通過互相討論、深入思考來輔導參與者博士課題計劃。
【課程師資】
面授博導
姜節泓教授
伯明翰城市大學藝術學院研究總監、中國視覺藝術中心主任
姜節泓教授擁有十七年的一線博士教學經驗,自2003年開始擔任博士研究生導師。同時,受聘于英國劍橋大學、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倫敦大學學院(UCL)、愛丁堡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名校擔任博士開題考核和畢業答辯的外考官。自2006年起在中國美術學院(杭州)全院教授博士生一年級必修課程《藝術與設計博士課題研究方法與實踐》,每年審閱博士課題近百個,并應邀于中國40多所藝術院校開始講座和短期課程,其中包括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清華美術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南京藝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和湖南師范大學藝術學院等。
博士導師團
來自諾丁漢大學、德蒙福特大學、布萊頓大學等海外名校一線博士生導師將為同學提供專業評估和修改建議。
招生對象
有意攻讀海外藝術與設計類博士的學生或在職人員。
計劃招生
10人/期
申請方式
請在2019年12月1日前(博士預備課程 I)或2020年1月1日前(博士預備課程II),于AIVA國際視覺藝術教育現場申請,申請時請提供學術C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