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ROcity | 當代首飾藝術家介紹(三)
AIVA Contemporary 2019
FERROcity ——首飾與物品展覽
A contemporary exhibition of iron in the city
【參展藝術家】
BCU珠寶學院參展學者:
Dauvit Alexander, Jivan Astfalck, Stephen Bottomley, Jeremy Hobbins, Bridie Lander, Anna Lorenz, Sarah O’Hana, Drew Markou, Toni Mayner, Jo Pond, Rebecca Steiner, Elizabeth Turrell.
受邀國際藝術家:
Marianne Anderson, Tim Carson, Rachael Colley, Bettina Dittlmann, Christine Graf, Kirsten Haydon, Michael Jank, Joohee Han, Simone Nolden Jo Pudelko.
下面小編接著上一篇的內容繼續為大家介紹此次參展藝術家及作品
Tim Carson
Tim Carson
Story 1: This idea didn’t work
Story 2: The technicolor flies will eat us all
Story 3: Nostalgia for an even sunnier past
Story 4: The redundant working machine
低碳鋼 楔子
軟鋼 不銹鋼 鉻 黃銅
磁鐵 黃銅 烤漆
“
后撒切爾時代的城市里發生的許多故事當中的四個故事:
故事一:這個主意行不通
故事二:七彩蒼蠅將吃掉我們全部
故事三:為一個陽光普照的美好過去感傷
故事四:多余的工作機具
”
——Tim Carson
Bettina Dittlmann
Bettina Dittlmann
Black Flower
胸針
“
黑鐵之花 2018
一個由磁鐵圓盤及
住家附近鐵工廠收集來的氧化鐵皮
制成的胸針
--鐵工廠生產鐘舌,銷往全球。
我選用這兩種材料來創作
胸針的形態取決于物理法則。
周圍的政治動蕩影響了我的工作與生活
滿載的磁鐵用自己的法則決定了自己的形態
無形的磁場成為可見
形態讓我想起了花朵
瞬息即逝的黑鐵之花
鐘聲已響起。
”
——Bettina Dittlmann
Bridie Lander
Bridie Lander
胸針1
低碳鋼 白色金屬
胸針2
銅 琺瑯 鐵屑
“就好像煉金師會以自由聯想、推測及潛意識等方式來轉化金屬與礦物,我也把鐵金屬和材料的試驗以視覺方式組合。我用了一個血紅蛋白分子的插畫圖作為暗喻,作為與人體的視覺連結。血紅蛋白是帶有鐵元素的血球,對我們身體內氧元素的流通至關重要,而身體是首飾存在的基本。這個使用了鐵、琺瑯和復合材料jesmonite的試驗創造出了表面的肌理、硬皮與痕跡。”
——Bridie Lander
Anna Lorenz
Anna Lorenz
物品
十五個鋼立方體的分解過程
“鐵,是元素周期表上第26個元素,也是工業化社會的奠基石。這件名為STAGES的作品,探討的是鐵的變形過程。從軟鋼薄板到三維立方體的過程中經過了數個階段。
Anna在作品中采用了立方體,即鐵元素的晶體狀態,表現出了極簡與模塊化的特質。形式的重復,以及氧化與銹蝕的實驗,成為了這件作品探索的主題。藝術家的雕塑及首飾作品慣常帶有建筑與社會學的思考,在這件作品中以建造與腐朽的過程表述。”
——Anna Lorenz
Sarah O’Hana
Sarah O’Hana
胸針
白色金屬 再生木頭與鋼釘 聚合礦物材料
“我最近從一堆碎石里救出了一塊仍帶著釘子的木片。木片上殘存的白色涂料痕跡讓我知道它來自于我所熟悉的、建于四十年前的廚房。我居住在西班牙,我已經關注附近一處老舊社區的重建有一段時間了,并且在重建過程中數次造訪。我對建筑師構建的藍圖非常有興趣,對工地所產生的廢棄物也很有興趣。工地現場所發生的一切:新的材料取代舊的、原有建筑內部結構的外露、機具的聲響與工人們的對話,催生了Obra系列(社區的名字)。這段木頭上面帶著的釘子,銹蝕了卻依然待命,成為一系列作品中的成員。”
——Sarah O’Hana
Drew Markou
Drew Markou
項鏈與擺件
低碳鋼 亞克力聚合物與鋼粉 尼龍繩
“我對科學、藝術與宗教間的對應有極大的興趣,所以常被建筑相關的發想所吸引。牛津英語詞典對建筑construction這個詞的定義是,“建造某物的行為,通常是指大型的構造,或一個抽象的本體”。
鐵元素作為材料支持了英國的工業革命。工業革命時代的功能性建筑,現在已成為無實質功用的廢墟,僅作為景物矗立。這件作品從比例與功能闡釋這個概念,制造出“工業化的結構裝飾于21世紀人體”的視覺體驗。”
——Drew Markou
Toni Mayner
Toni Mayner
吊墜
再生鐵桶的環帶 金 亞麻線 銀
“鐵、鉆石、金、銀、木、亞麻織品和墓地的土壤,生者與死者的陪伴者。
這件作品作為一系列展出作品的一部分,探討了物質世界里生者與死者的關系與聯系。作品喻示了一切從這顆行星而來,也將回歸到這顆行星里去。”
——Toni May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