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ROcity | 當代首飾藝術家介紹(四)
AIVA Contemporary 2019
FERROcity ——首飾與物品展覽
A contemporary exhibition of iron in the city
【參展藝術家】
BCU珠寶學院參展學者:
Dauvit Alexander, Jivan Astfalck, Stephen Bottomley, Jeremy Hobbins, Bridie Lander, Anna Lorenz, Sarah O’Hana, Drew Markou, Toni Mayner, Jo Pond, Rebecca Steiner, Elizabeth Turrell.
受邀國際藝術家:
Marianne Anderson, Tim Carson, Rachael Colley, Bettina Dittlmann, Christine Graf, Kirsten Haydon, Michael Jank, Joohee Han, Simone Nolden Jo Pudelko.
下面小編接著上一篇的內容繼續(xù)為大家
介紹此次參展藝術家及作品
Simone Nolden
Simone Nolden
Key
戒指
白色與黃色金屬 鋼 寶石
“
傳統(tǒng)工匠的貴金屬工藝,以及我周遭的都會與城郊風景,成為我這件作品的靈感來源。
在尋常的事物里發(fā)現(xiàn)美,這催化了我的作品。我喜歡發(fā)掘常用物件的過去,例如鐵釘或舊鑰匙。我試圖在重新塑造它們的過程中去除它們原本的“功能標簽”,并發(fā)現(xiàn)它們預想之外的、作為“珠寶”的潛力。
”
——Simone Nolden
Jo Pond
Jo Pond
Glaxo Set
胸針
再利用鋼罐 鋼 鐵 銀 寶石
“改造的錫罐頭,鋼,鐵,銀,寶石
家用烘焙工具,餅干罐和藥罐,常常成為戰(zhàn)爭時期女性居家角色的視覺意象。舊錢包取下的皮革與古舊的骨質代幣則隱喻了錢幣。這些對收藏家以外的一般人不再具有意義的物件,經(jīng)過重置提供了新的敘事:告訴人們過去的女人的故事。
文字來自Lily Pond,娘家姓為Liberty自由。為了展示戰(zhàn)時的家庭生活,這些二戰(zhàn)時的文字和材料,經(jīng)過了重置以求保有敘事性,而這些故事已無法僅用文字傳達。 ”
——Jo Pond
Jo Pudelko
Jo Pudelko
Cylinder
項鏈
亞克力聚合物 鐵
“我是一個當代手工匠人,我的作品包括了多元材料首飾和小型物件。我在工作坊里會使用多樣的工藝技法,除了傳統(tǒng)金工技巧,還包括鑄造、雕刻、蝕刻、鐳射切割、烤漆及縫紉等。我善于使用環(huán)保樹脂鑄模,以及在作品里加入找到的小物件。人類與環(huán)境的互動是我的作品里重復出現(xiàn)的主題,尤其是當自然與人造的世界產生碰撞的時候。
難民危險的海上漂流驅動了我近期的作品 -- 他們必須是生活得多么艱難才會登上克難又擁擠的小船,踏上這段幾乎是九死一生的航程。這次展出的作品是由復合材料jesmonite混合了鐵所制成,暴露在海水中形成銹蝕的效果。”
——Jo Pudelko
Rebecca Steiner
Rebecca Steiner
Features:Elements of the City
紐扣/針
銀 低碳鋼 琺瑯 玻璃
“就像很多首飾創(chuàng)作者,我也喜歡在生活周遭發(fā)現(xiàn)細節(jié),尋找環(huán)境里的飾物。城市里從來不缺“珠寶” -- 腳手架上網(wǎng)子的縫隙里閃爍的陽光、物體表面成排或散落的鉚釘形成了視覺上的打擊樂;廢棄的倉庫里,長了植物的窗框仿佛就是一幅畫。
因為FERROcity,我沿著伯明翰運河漫游。工業(yè)革命時代這條運河上滿載著鋼鐵和煤炭。對于伯明翰城市的發(fā)展,這些河道是必不可少的。如今河道被修整了,成為游憩空間。那些橋梁、鎖頭和欄桿被涂上了標志性的黑色與白色,展示了鐵在這個城市里的力量與存在。
鑄鐵的系纜樁是這條路線上間續(xù)的韻律。這些鑄鐵樁油漆斑駁銹蝕外露,各自形成獨有的、月球地貌般的外觀。我發(fā)現(xiàn)這些樣貌很美,但鐵銹也說明了定期養(yǎng)護的必要。”
——Rebecca Steiner
Elizabeth Turrell
Elizabeth Turrell
Widget
三枚胸針/徽章
現(xiàn)成鋼制品 琺瑯 鐵質
“我不是一個首飾藝術家,一般我的作品會在較大的軟鐵、鑄鐵或回收物上使用玻璃琺瑯:這些作品通常顯得比較嚴肅。
這幾件為FERROcity而作的作品,給了我一個放松的機會。他們也許更應該被稱為是“胸針”而不是“徽章”。這些在北加州及德國Erfurt找到的小裝置激勵我用更具玩心的方式,借由其形態(tài)傳達旺盛的動力與動能。”
——Elizabeth Turr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