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前沿 | 去綜合類大學學藝術設計,不!容!易!(上)
但是也有一些同學可能更加看重院校的綜合排名,更想要進入哈佛、耶魯、斯坦福、布朗等這樣的世界排名很高的綜合類大學。比如昨天我們介紹的張方立同學專訪 ▏張方立:那個收到羅德島系主任親自邀請的女孩,除了羅德島之外,她幾乎申請的都是美國常春藤盟校。所以,今天主頁君想就選擇美國綜合類大學這件事好好念叨念叨
如果你想進入美國頂級的綜合類大學,那么一定不會忽視常春藤聯盟的存在。
常春藤聯盟最早的八所院校都在美國的東北部分別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布朗大學及康奈爾大學。
后來新增的25所院校分別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北卡羅來納大學 、埃默里大學、圣母大學、華盛頓大學圣路易斯分校、波士頓學院、塔夫茨大學、倫斯勒理工學院、卡內基梅隆大學、范德比爾特大學、弗吉尼亞大學、密歇根大學、肯陽學院、羅徹斯特大學、萊斯大學、紐約大學、戴維森學院、科爾蓋特大學、科爾比學院、瑞德大學、鮑登學院、富蘭克林歐林工程學院、斯基德莫爾學院、瑪卡萊斯特學院、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
除了常春藤聯盟,像大家熟知的斯坦福、麻省理工、芝加哥大學也都是非常好的院校。
那么選擇專業性院校還是綜合類大學,到底有什么差異呢?
專門的藝術類院校最大的優勢必然是其在藝術領域上長久的積淀、豐厚氛圍、最精英和非常的資源。如果你是學習藝術設計的同學,那么選擇最專業和頂尖的藝術院校,必然是沒有錯的。但是具體到不同的學校,每個學校有每個學校的風格,有些可能比較偏純藝、有些比較偏設計、有些比較概念偏創意、有些比較實際偏商業,這些都要結合你自己未來想從事的方向和興趣做考慮。
但是如果你非??粗剡@所院校在全世界內的綜合排名,那么大多數藝術院校在脫離領域排名后,是沒有辦法躋身世界大學綜合排名的。說白了,如果你進了ACCD,圈子里的人一定會說你好牛逼,可是你跟你的七大姑八大姨說,或許他們聽到皇家藝術學院有皇家兩個字會覺挺厲害的樣子外,換所學校他們都會覺得“這是啥學校?”吧。
從找工作的角度看,如果你能從世界頂尖的藝術設計院校畢業,在業內找工作當然不是什么大問題,畢竟從事這個領域的人,不會那么沒有常識。再加上,這是一個作品說話的圈子,只要你優秀,啥都不用怕。
綜合類大學的藝術專業就會弱一些嗎?
當然不會,這些牛逼的學校自然不會吝嗇在硬件和資源上的投資,無論是課程設置還是所教授技能都不會比專業院校差的。如果你想去哈佛耶魯這種,想進去真的不!容!易!而且有一個比專業院校有優勢的地方在于:跨學科教學。你可以享受學校內其他專業的資源,藝術和商科、藝術和政治甚至藝術和醫學。不同的學術背景在一起或許對于你的藝術成長有更多的好處哦。目前有一些專業類大學,也開設了與綜合大學的雙學位,比如皇家藝術學院和帝國理工的IDE專業就共享資源,布朗大學和羅德島同樣共享學術資源,給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視野和學習空間。
排名上,綜合類大學在藝術領域的排名可能不如一些專業院校來的高,但是綜合類排名中是比較有優勢的,這一點,同學們在擇校時請自己權衡。
至于找工作,如果你打算回國找工作,那么認名氣比認排名這件事目前在各個行業都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
下面進入院校推薦環節,主頁君就自己所知道的給大家推薦,更加具體的信息,可能還要大家上官網查看啦。
麻省理工學院,名氣有多響就不贅述了。世界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學,被譽為“世界理工大學之最”,至于排名,不用想啦,基本都是世界排名前十,諾貝爾獎、圖靈獎、知名校友如果好奇的話請自行google或百度。
麻省理工能在藝術設計領域有一席之地,應該離不開它大名鼎鼎的Media Lab。麻省理工是沒有藝術設計學院的,他們和藝術設計最沾邊的應該是建筑學院。Media Lab的前身是1969年有建筑師尼葛洛龐帝創立的“建筑機器租”(Architecture Machine Group)。逐漸演變成如今這個“沒有研究方向”的實驗室。Media Lab不做基礎性學術研究,可是將科技、設計和資本作為媒介。Media Lab里有不同的小組,大家的學術背景幾乎都不一樣、計算機、藝術、生物、醫學、人工智能、文學、音樂、社會科學、物理、數學等等。Media Lab推崇的是產學的研究方式。
這種位于象牙塔頂端的精英團體,所研究出來的東西必然不只是為了一般的解決問題,改進技術。他們發明的很多東西都有些“不切實際”。
如果你對交互媒體、高科技感興趣,想站在人類智慧的頂端,那么Media Lab必然錯不了,只是想進去么,就沒有那么容易啦。Media Lab分為不同的研究小組,對于招生會有不同要求,建議大家上官網去看。
除了Media Lab之外,MIT還有一個建筑和規劃學院。這個學院很小,涉及到的專業主要是建筑和城市規劃。但是他們很有錢。其實看看MIT校園里就有眾多建筑大師的作品,之前說的Media lab就是貝聿銘的作品。
MIT建筑學院的兩大特點:一是跨學科,和Media Lab一樣。該校建筑碩士期間就一門課程是建筑系的課程, 其他的課程MIT所有學院的課程人選; 第二個就是特別強調計算機及其軟件的使用能力,畢竟人家出了18位圖靈獎,畢竟人家是理工學院嘛。MIT在QS剛出的建筑類世界排名中,是第一哦。
★ 申請要求
本科生:第一年是沒法選擇自己想要學習的方向的,因此適用的是統一的入學要求。
研究生:
• 截止日期:12月31號
• 語言要求:雅思7分,托福(官網上沿用的還是老托福):600分,差不多相當于新托福至少100分
• 作品集要求:研究生階段的方向有很多,每個方向具體的要求不同,拿建筑設計舉例,他們要求作品能夠展示你的能力啊潛力啊,這些和其他學校差不多,數量上要求是30頁,并且兩頁的“spreads”是被看作一頁的。另外作品集通過后是有面試的。
斯坦福的Design school對于學設計的人來說,絕對會有所耳聞。他們最有名的應該是Design Thinking 這樣東西吧。關于Design Thinking ,真的有太多可以說,建議大家去知乎一下D.School是由David Kelley創立的,他也是世界頂級設計公司IDEO的創始人。曾于上世界80年初幫喬布斯設計了蘋果的第一款鼠標。
D.School在硅谷,因此必然離不開硅谷開放創新的氛圍,很多學生想去這所學校也是沖著這種氛圍去的吧。
與斯坦福的商學院關系密切, 他們發展處的這套通俗易懂的行為準則,也就是Design Thinking并不僅僅在設計學院推行,而是適用于很多領域。
但是這個D.School是不授予學位的,真的是,這些在食物鏈頂端的學??偸遣话闯@沓雠?。斯坦福有7個學院開設不同專業授予學位,但是沒有單獨的授予學位的藝術設計學院。所有在斯坦福就讀的無論你是學計算機科學的博士,還是教育學碩士都可以申請D.School的課程。
如果你想取得一個設計學學位的話,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機械工程學院的設計專業。這個專業同樣是基于設計思維的,專業的概括描述如下"We are creat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designers and thought-leaders who will design solutions to the complex challenges facing industry, society, and our planet." 所以想要去這個專業學習的,日后工作的方向應該是比較適合設計咨詢公司的。他們運用設計思維教授跨學科的解決方式,包括行為科學,社會經濟學,科技策略,商業戰略,系統分析等等。
★ 申請要求
• 截止日期:12月底
• 作品集要求:12-24個案例來證明你的能力,可以提交視頻,但是不要超過5分鐘。團隊作品必須明確標明你所做的部分。